学术论文发表的类别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发表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发表,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发表。
重庆诗歌讨论会于1983年10月4日至10月9日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北京、成都、重庆的诗作者及评论工作者共三十作人。会议结合学习《邓小平文选》,高举社会主义文艺旗帜,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当前诗歌运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朱子奇、书记柯岩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由方敬、王觉、杨益言、梁上泉等主持。
朱子奇同志在会议开始时作了发言讨论会上,与会同志指出,近几年来,社会主义诗歌虽然成绩很大,但是,诗歌领域里也出现一股值得重视的文艺潮流,这就是以《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崛起的诗群》为代表的错误理论,它们程度不同并越来越系统地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和道路,比起文学领域中其他错误理论要更完整、更放肆。对它们给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的混乱和损害是不能低估的。
与会同志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和“崛起”论在对诗与生活、诗与人民、继承与创新、如何借鉴外国文学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不但是文艺观的分歧,也是社会观、政治观、世界观的分歧。是方向、道路的根本分歧。与会同志说,《崛起的诗群》提出要有“与统一的社会主调不谐和的观点”,那么,什么是我们社会“统一的社会主调”呢?这个“主调”是已经写在宪法、写在党章和人大决议上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道德。“不和谐”就是噪音,是对主调的干扰,难怪海外有人说《崛起的诗群》是“投向中共诗坛的一枚炸弹”!与会同志认为,“崛起”论否定理性,实际上就是否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应时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严重挑战。我们应该作出科学的严肃的回答。
同志们还认为,在青年诗歌作者中间,受“崛起”论的理论影响的终究是少数,多数人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成绩的。同志们说,青年是诗的希望,诗的未来。对于广大青年,我们要倍加爱护,积极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沿着正确的诗歌道路前进,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为开一代社会主义新诗风作出更多贡献。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