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设为首页
论文邦,感恩回馈新老客户,发表论文即赠优惠劵(四种优惠券不能重复使用),每月前50名发表论文客户还可享受更大优惠,老顾客重复发表优惠更多哦! 欢迎踊跃投稿!即日起,关注论文邦公众微信平台更多优惠券等你来拿!
论文邦 >> 论文发表新闻 >> 关键词:大肠癌;D-二聚体;预后


关键词:大肠癌;D-二聚体;预后

日期:2010年07月14日   来源:原创   热度: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5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化疗后有效组(CR+PR)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P<0.001),化..
 

如何发表论文?如何做到论文发表既能正常引用又不抄袭呢?如何选择论文发表网代发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5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化疗后有效组(CR+PR)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化疗前(P<0.001),化疗后稳定组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后进展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化疗前(P<0.001)。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作为大肠癌判断预后、观察化疗疗效的一个指标。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的一种稳定的终末降解产物,其血液浓度的升高通常是因为纤维蛋白形成过多和纤溶亢进所致。血浆D-二聚体作为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其增高可作为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0月检测了5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发现其变化与疗效关系密切,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50例大肠癌均为术后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6~78岁,平均52岁。分期Ⅱ~Ⅳ期。化疗方案:均采用标准FOLFOX4化疗方案,2周1疗程,每个病人均做完至少4个周期化疗。对照组为2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5~66岁,平均37岁。排除标准 :溃疡病患者;具有明确临床体征的心血管或者外周血管疾患的患者;长期口服或肠外应用抗凝药物者以及其他无化疗指证的患者。
  1.2 大肠癌患者疗效评价
  按WHO的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度缓解(MR)、稳定(SD)、进展(PD)。CR+PR为有效,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D-二聚体测定方法
每个大肠癌患者化疗前3天内及4个疗程化疗结束后10天抽取空腹静脉血2~3 ml,标本处理后,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VIDAS),使用该公司的D二聚体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荧光法,所有分析步骤都由仪器自动进行,分析结束后由VIDAS计算机自动计算出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ˉ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测定值为(22.9±5.2) ug/L。大肠癌患者化疗前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化疗有效组(CR+PR)D-二聚体含量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显著(P<0.001),化疗稳定组(MR+SD) D-二聚体含量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进展组(PD)的患者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化疗前(P<0.001)(表1)。
表1 5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
检测分组            例数            D-二聚体含量(ug/L)                P值
化疗前组             50              205.2±72.0                  <0.001*
(CR+PR)              21              85.0±19.0                   <0.001**
(MR+SD)              17              198.1±39.8                  >0.05**
(PD)                12              325.4+53.2                   <0.001**
对照组              20              22.9±5.2
注:*与正常对照组对照,**与化疗前组对照。
3 讨论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依次脱去多肽A和多肽B,形成纤维蛋白Ⅰ和纤维蛋白Ⅱ,纤维蛋白在因子a的作用下交联在血管壁上,并被活化的纤溶酶裂解而产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1]。国内贾雄杰,靳小石等[2]报道D-二聚体与大肠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同时可以作为大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张美云等[3]报道6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测定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有助评估临床放化疗效果。故在肿瘤治疗中,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有提示预后和治疗效果的意义。
  我们检测了5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表明大肠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与文献报道相似,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01),这说明大肠癌患者本身存在出、凝血机制的紊乱,存在DIC前状态,经化疗肿块缩小,病情好转时,出、凝血机制的紊乱得到纠正,D-二聚体水平下降,化疗后进展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显著(P<0.001)。说明随病情进展,大肠癌患者体内的高凝状态加重,血小板功能进一步增强,继发性纤溶活性进一步亢进,易发生DIC、肺栓塞。化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由此可说明,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观察化疗疗效的一个指标。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

 

 

 

 


 

上一篇: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担保风险; 机制;
下一篇: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龙源网

 论文邦-值得您信赖的代发论文公司,论文发表网代理教育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经济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等

 论文发表服务!

 住建政研(北京)建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07007717号

 © 2009 lunwen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