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研教育论文发表研究应设立对照组 ,在进行科研论文实验性研究或部分类实验性研究时须设立对照组,常用的对照方法有自身对照和 同组对照,前者是指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数据来源于同一组样本;后者是指相比较的两组数据来自两组不同的受试者。如前所述,设立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与研究无关的外变量因素的影响,对照组和试验组应在尽可能均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如“三步法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的对象与方法中写道:“对象为我院2004级高护专业14个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共113名学生,男7名、女106名,年龄18~20岁,均为当年高考统招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班(2个班,57名学生)与对照班(2个班,56名学生),两班性别、年龄、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班为4名教师共同带教,均为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又如“不同吸痰方式对肺不张患者呼吸循环参数的影响”一文的对象与方法中写道:“对象选择为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ICU人住的肺不张患者42例,机械通气时间均超过5d,均签署知情告知书,同意参加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将24例患者分成SC组(密闭式吸痰,13例)和OS组(开放式吸痰,11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目前有些护理研究在设立对照组时并未做到两组均衡,如关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中,随机选取某社区45~60岁高血压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文中交代了两组年龄、干预前血压水平相同,对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结果两组血压控制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虽考虑了年龄因素及干预前血压水平在两组的均衡性,但还有许多因素如经济水平、职业、文化程度等多种非实验因素未考虑。特别是由于对两组对象施予的干预措施是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受试对象的教育接受能力如文化程度是否会影响结果。
另外护理科研论文发表也可随机分组 ,在进行科研论文实验性研究或部分类实验性研究时也可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组是保证均衡性的有 效方法,即使每一个研究对象 都有同等的可能性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从而消除非实验因素对实验效应的干扰,使研究结果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和其他方面误差的影响。 方法有抛币法、摸球或抽签法、随机数字表和均衡条件下的随机分组等。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抽签法,当研究对象较多时,可利用随机数字表来进行分组。组与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除实验(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尽可能相同或相似,以保证论文的科学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