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文你是要职称论文发表、还是要毕业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假刊越来越多。
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只是胡政和项目小组平时工作的一个缩影,此前,胡政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两篇论文。“全心投入地做研究,一是因为兴趣,二是团队合作的快乐。”近日,胡政已收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发来的2010年保研“拟录取函”。
“花了400元钱刊登文章,最后拿到的却是假的。”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化学老师陈思思(化名)最近要评职称,但自己还没有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文章,在几个朋友的推荐下,她花钱在《现代教育报·教师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但拿到报纸她才发现有假,“我们那几页跟其他的都不一样,看起来就很假。”但她还是大着胆子把这份假报纸放进了初级职称申请的材料中,最后竟然成功过关。心头不安的她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这种骗局不要继续,“毕竟是假的东西,他们就是钻了职称评审的漏洞。”
现在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