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论文?如何做到论文发表既能正常引用又不抄袭呢?如何选择论文发表网代发论文?
伤寒发颐耳下肿 失于汗下此毒生
高肿焮[xīn]红注②痛为顺 反此神昏命必倾
毒伏未发脉亦隐 冷汗淋漓肢若水
烦渴不便指甲紫 颇似三阴了了轻
〔注解〕①颐毒:颐,位在口角后,腮的下边。颐毒,俗称“痄腮”。是温热毒气淤结在少阳经,致使两颐红肿的一种病症。
②焮红:形容灼热红肿的炎象。
〔译注〕伤寒邪热续发“颐毒”,其证:耳下肿起,红肿疼痛。其原因,皆由于当汗不汗,当下不下,汗、下失时,毒热不解,挟少阳相火上攻结成此毒。
“颐毒”一证,见阳证者为顺,见阴证者为逆。阳证是:耳下毒发,红肿高大,灼热疼痛,其人必阳气素盛,气旺血盛,所以化脓容易,治疗顺利,可用连翘败毒散方①,解散其毒气;至于阴证则恰恰相反,毒气漫肿,并不高起,肉色不变,不现红赤,不疼不热,按之木硬,这种症状,如果兼见毒气内攻,神志昏迷的,预后多为不良。这是因为患者气血不足,阳气素虚;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服用凉药过多,遏郁毒热不能发泄于外,而反内攻于里所致。
“发颐”之证,往往在毒伏未发之前,反见脉搏隐伏不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等证,从现象看好像三阴经亡阳的症状,但从本质进行分析,此证还有身轻不重、心烦、口渴、大便不通、指甲色红紫、目睛了了,神志不变等一系列阳热证候,虽然与阴证不同,这是属于“颐毒”初发的见证,临床治疗,不可忽视。
〔附方〕
①连翘败毒散:(见汇方第108)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