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论文?如何做到论文发表既能正常引用又不抄袭呢?如何选择论文发表网代发论文?
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身肢厥 恶热烦渴大便难
沉滑爪赤小便赤 汗下清宜阴自完
〔译注〕阳盛格阴的病理机制,正如《内经》所说:“阳气太盛,阴气不得相营也”,说明这种病由于阳气太盛,迫使阴气不能入营于内,阴阳不能相互维系,所以形成阳盛于内,阴格于外的局面。
阳盛格阴的症状:外证出现身体四肢厥冷,很像三阴寒证,实际上是内热独盛所致,所以还有怕热、喜凉、心烦、口渴、大便困难、脉搏沉滑有力、手足指甲色赤、小便发红等一派阳热实证以资鉴别。
治疗阳盛格阴证,应当选用汗法、下法、清法。三法用之得当,则阳热消减、阴气方得以保全。例如:表实无汗的,用三黄石膏汤方①;里实不大便的,选用三承气汤;如果热虽盛但不见以上表面证的,就可用解毒白虎汤方②清热以和其阴。
〔译集注〕刘完素先生说过:大凡邪热蓄积于里太甚的,脉搏应该疾数;也有因为热邪极盛壅塞了脉道使之不通利,以致脉搏沉细欲绝的,俗医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误认为病邪传变,成为寒极的“阴毒”病了。实际上这样的脉证,得于阳热过甚的,或是“两感”热甚的,统统应该用黄连解毒汤方③加大承气汤方④攻下的方法来治疗。如果下后热势稍退而病未全愈的,可单用黄连解毒汤进行调和;如尚有微热未除去的,可用凉膈散方⑤以治下后余热。如果失于攻下而阳热过极出现了身冷脉微、昏迷、眩冒等危险的证候,此时再用急下的方法,恐怕残余之阴亦会突然绝灭,致使人立即死亡。这是因为阴气先绝,以致阳气无所依附,必然同归于尽了。如果不用攻下方法,也大有死亡的危险,那末怎么办为对呢?应当用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养阴气退阳邪,以使积久之热渐渐消散,这样,就会使心胸温复,脉搏渐渐恢复正常,阴阳得以协调了。
〔附方〕
①三黄石膏汤:(见汇方第104)
②解毒白虎汤:(见汇方第137)
③黄连解毒汤:(见汇方第102)
④大承气汤:(见汇方第71)
⑤凉膈散:(见汇方第100)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