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要职称论文发表、还是要教育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
恶寒背恶寒辨
恶寒表里阴阳辨 发热有汗表为虚
发热无汗表实证 实以麻黄方①虚桂枝方②
无热恶寒发阴里 桂枝加附方③颇相宜
背寒口和阴附子方④ 口燥渴阳白虎方⑤需
〔译注〕恶寒一证,在辨证方面,也有属于表、里、阴、阳的区别。如果发热和恶寒同时出现,是病发于太阳经,属于表证。有汗的为表虚,应用桂枝汤;无汗的为表实,应用麻黄汤。如果只见恶寒不见发热,是病发于少阴经,属于里虚证。在治疗上:一般有汗的用桂枝加附子汤;无汗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⑥;要是病人背部恶寒,口中调和不干不燥的,属于少阴阳虚证,可用附子汤;如果背部微有恶寒,兼见口舌干燥、渴欲饮水的,属于阳明热盛肌腠疏泄之证,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译按〕阴经和阳经,虽然都有恶寒的症状,但是,阳经恶寒必然要和发热同时出现,而阴经的恶寒就不会这样,这是很好区别的。一般阳经恶寒,临证上多用发汗的方法,阴经恶寒则多用温经的方法。少阴病和阳明病,虽然都有背部恶寒证,但是少阴病口中津液调和,阳明病口舌干燥,是可以鉴别的。在治疗上,属于少阴阳虚背部恶寒的,当温经回阳;属于阳明热盛背部恶寒的则当清热生津。
〔附方〕
①麻黄汤:(见汇方第20)
②桂枝汤:(见汇方第1)
③桂枝加附子汤:(见汇方第9)
④附子汤:(见汇方第31)
⑤白虎加人参汤:(见汇方第132)
⑥麻黄附子汤细辛汤:(见汇方第28)
恶风
风寒相因注①相离少 三阳俱有恶寒风
恶风属阳法从表 三阴恶寒无恶风
〔注解〕①相因:是互相依附的意思。
〔译注〕
风寒之邪侵犯人体,多半是互相依附,很少相离,所以有寒时不能没有风,有风时也不能没有寒,只不过是偏多偏少的分别罢了。既然是风寒相因为病,因而三阳经都有恶风恶寒的症状。恶风恶寒,一般是属于表证的范围,所以在治疗上,也要采用发汗解表的方法。但是,风属阳邪,寒属阴邪,所以在三阴经寒证中,多见恶寒,绝少出现恶风的症状。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