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题目是一篇论文发表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发表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代发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情系穷人,执政为民
焦裕禄没吃俺 的一颗花生一颗枣
门楼任退休党支部书记任培源,今年81岁,是焦裕禄在门楼任土改时发展的第一批团员。现在健在的任铁、仁同彬、任凤桃、任英妞坐在一起,谈起焦裕禄,一下变得年轻了50多年。几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谈得真情意切。“第一次见到焦裕禄,一二十岁,经焦裕禄苦口婆心的做工作,加入了保田队(民兵)跟着焦裕禄斗地主,分田地,特别是抄匪反霸,抓土匪手中的枪枝,干的可带劲了。”“抓土匪可是危险得很,土匪手中的枪,一开始比我们多,焦裕禄领着我们到周围几个村收缴枪枝,全乡一下子收了2■轮车,有盒子、步枪,还有手榴弹。焦裕禄将收缴的武器,每人配发一个短枪。焦裕禄是二十响枪,徐俊雅是连子轮。手中有了武器,胆子也大了。晚上跟着焦裕禄抓土匪,也敢往前冲了。”焦裕禄到区上开会,经常是晚上走黑路,任留铁他们到西北岗上接焦裕禄。第一次开团小组会,是在东地一个坑里。焦裕禄教育年轻人说:“团员是党的助手,为群众服务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先进分子。”五○年抗美援朝开始了。任同彬是焦裕禄任命的门楼任乡第一届团支部书记。召开全乡团员、青年大会。焦裕禄与任同彬到各村深入民兵和团员家做工作,号召青年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全乡72个青年报名参军。焦裕禄亲自将他们送到陈留,被编为骑兵排4排。那次去的由任满长。这一批人中不少人立功,也有牺牲在战场上的。张德合立大功一次,要小弦光荣牺牲。由于焦裕禄工作做得好,特别是团的工作做的好,参加组织的多,参加志愿军的也多。当年门楼任乡,不仅是大营区参军最多的一个乡,也是尉氏全县参军最多的一个乡。焦裕禄工作起来,连明彻夜,对敌斗争,出生入死。他对自己可是克己奉公,一丝不苟。50年快到春节了,从地主家没收了不少粮食、大枣,还有猪肉、馍。就堆放在焦裕禄和徐俊雅住的屋里。无论开会多晚,没见他吃过收来的一个馍。一天晚上,焦裕禄从大营开会回来,天上的■都偏西了,任培源给焦裕禄抓了一把枣。焦裕禄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他的舌头在嘴里转了几下,将枣一把放到囤里,对村上的几个民兵说:“你们可都是民兵了,民兵也是兵,咱可得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缴获要归公。这是咱的战利品,咱可不能从中截留呀。”任培源不好意思的了一句说:“这是地主的东西,不是要分给穷人的嘛。分时候有我的一份。这搿枣真分给我的,焦政委,你就先吃吧!”焦裕禄耐心地解释说:“你的心我领了。但这枣还不是咱的,别看一大囤,村上穷人多,要分,得急着最苦的穷人,按这个标准往下分,咱们是团员、民兵,分时候还要往后排。共产党打江山是为天下人民的,咱可不能白吃胜利成果。”焦裕禄的爱人徐俊雅怀孕了,经焦裕禄批准,才在屋子里用三块砖支起了小火。任狗窝抱了一抱秫秸杆,焦裕禄叫称了称。任狗窝说:“一抱秫秸杆值个啥,烧都烧呗!”“这钱你要不收,这柴禾我就不烧了。”任狗窝执拗不过,只好收了焦裕禄4角钱。焦裕禄小锅的一边就是大囤的枣,他没往锅里放过一粒。陪徐俊雅的门楼任村青年团员任小美从自己家给徐俊雅送去一小筐枣。焦裕禄推谢说:“端回去吧,小美,卖成钱。”他硬是一粒枣子没让徐俊雅吃。一到春天,村上天天看到任小美领着徐俊雅在地里挖野菜。任培源看到徐俊雅妊娠反应,在家里拴了些落头花生(一颗花生3粒籽)用线串起来,串成一付项链样的,交给任小美,开玩笑送给徐俊雅。焦裕禄知道了,硬是叫任小美送还给任培源。那是要说焦裕禄不吃任培源一颗花生,还得再谈一件事。十年以后的1962年,焦裕禄重回尉氏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到门楼任乡视查工作,顺便看望门楼任的父老乡亲。任培源当时任门楼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听说焦裕禄来了,在家拿了个布提兜儿,到生产队仓库装了一兜花生,跑到乡里。焦裕禄拉着他的手说:“好想你们啊!我又回县里工作了。”“我们也好想你啊!焦书记。你看我拿的啥。”他说着话儿,将提兜儿往桌子上一倒,桌子上倒了一堆花生。“焦书记,你尝,这是咱生产队的。”焦裕禄高兴地从桌子上抓了一把,一只手在另一只手上扒拉过来扒拉过去,捡了3颗花生,在手中揑了揑说:“挺饱的,今年秋收咋样?”“你■个尝尝,当年土改时,你没吃我那串花生,十年了,我还记忆犹新。这次比不上刚解放,三年灾害也过去了,生产队种了几十亩,给你先拿一点,你先尝尝,焦书记!”“你的心意我领了,这可是社员的劳动成果,我没参加劳动,就不能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焦裕禄将手中的花生丢在了桌子上。焦裕禄临走时,任培源将花生撮到兜里,送焦裕禄到路上,将花生挂到焦裕禄的骑车把上说:“你给徐俊雅捎回去吧!顺便给大姐问个好!”焦裕禄将提兜解了下来说:“这个好,我一定给俊雅带到。这花生就不必了吧,她和我一样,没有参加咱这的劳动,就不应该享受集体的劳动成果。”任培源谈到这时,心里激动地说:“党的十七大召开了,胡锦涛关心民生的讲话我们听了,我看焦裕禄精神又回来了!”
大营纪事
马振营同志与焦裕禄同志在一起工作三年,相处如兄如弟。那时老焦任大营区副区长兼副书记,焦裕禄常与民政助理马振营谈心工作,给老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
那是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红色政权尚没建立,社会上流传着“好儿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民谣。群众听说征兵的事儿,就谈虎变色,惊心动魄,怕儿子去当兵,东跑西藏想躲过派兵的这一关。
那是1949年元月28日,农历腊月29日。群众正慌着过年。焦裕禄同志急地象千钧一发之时,想完成征兵任务,他带领马振营同志,到寨黄村一带去查看征兵情况,没吃饭就领着马振营抹黑出发了。到寨黄村已经天明,村干部给他派饭时,焦裕禄怕除夕■大年节给老百姓找麻烦,还有点不吉利,就说吃过了。忍着饥饿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深夜。他听到寨黄村的征兵工作完成的好时,笑着说:“你们辛苦了。”这时焦裕禄相起区里的工作有件急事需要马上处理,他和马振营立即返回区政府。
寒冬腊月,一天一夜没吃上一顿饭,又是深更夜半,一路上冻得全身发抖,浑身冰凉直筛糠。因天黑,两人又迷了路,折折拐拐地,跑了不少冤枉路,肚里像拉车一样,咕噜咕噜直响,终于到旭日东升摸到区政府。
事情也巧,炊事员为第二天过新年,连夜蒸好了几锅馍,煮好了一大盆肉。炊事员忙了半夜,就要去睡觉,看他俩回业了,高兴劲就别提了。他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劲又来了,就马上去切肉做饭。这时却被焦裕禄同志看得一清二楚,就立即上前笑着说:“你弄啥?”炊事员说:“看您冻的那个样,还没吃饭吗?做点热饭暖暖肚子吧。”他的话音刚落,焦裕禄就喜笑颜开的说:“别慌,同志们忙的就没时间回家过年,下去工作没回来,我们不能先吃饭,先吃就是领导特殊。”说罢,他拿了一个冷馍啃起来了,马振营看到他这样做,也拿也冷馍啃起来了。炊事员看区长这样吃,心中有点过意不去,就给他们各自盛了半碗肉汤泡馍吃。炊事员驼种结果,心中激动得说出一句话:“俺的区长真好哟。”焦裕禄说:“谢谢!”把饭碗一撂,离开了厨房,炊事员看着他那高大的身影在默默地沉思……
大营区的所在地,风起沙飞落,禾苗不长,是种一葫芦打两瓢的地方,这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受尽了风沙之苦,出大营北门,迎面就是大沙岗,大营西部沙丘象龙,■有大营是“沙土国和北大荒”的歌谣。焦裕禄来后,放下行李就调查。他提出,风沙两害治不住,这里群众难享福等,大搞封沙造林保护良田。于是当年智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治风沙。沙岗上栽柳橛防风固沙,把这一任务交给马振营完成。马振营把上级拨来的救济款买成柳橛,让大营生活困难的群众去栽,把救济款用在困难户,又发展了生产改造了沙荒,一举多得,当年春天完成了500多亩防风固沙任务,群众的春荒生活也解决了,纷纷说老焦在这儿,咱就不会受罪了。此后大营全区展开了一年一度的植造林防风固沙的高潮,经过三年普栽两年补种,大营区的九岗十八■沙地披上了绿装,由年年吃统销成为年年真余粮的新气象,并把焦裕禄领着栽的那500亩封沙栽柳岗上,大家命名为“红旗柳”,以示纪念焦裕禄同志。
1949年秋季,区政府没地方住,就住在大营的三间公房里,没床没办公桌。为了少给群众找麻烦同,跑了七、八家才借来一个大方桌,一张破床。焦裕禄不睡床,叫马振营睡。二人争着不睡床,没办法他俩睡地铺上打老通,有说有笑可真开心呐。
没几天,焦裕禄到陈留地委学习去了,马振营才搬到床上睡。焦裕禄学习回来后二人睡在一个床上。老焦说:“咱俩睡一个床还怪得劲儿的,说话近又互相取暖。”一句话出口,两人哈哈地笑起来了。平时他俩一起工作下乡,晚上一起讨论今天的工作,计划明天的应当咋办?时间长了他俩个象一个人一样,马振营心中有啥话敢跟老焦对面说,焦裕禄每时每刻对他关心教育,叫他开会讲话,他害怕。有一天在丁香李开群众会先叫马振营讲,把讲话的方法当面教给他,讲后焦裕禄作补充总结,会后焦裕禄再给马振营指点指点,一点一滴地培养他做了革命工作。他知道马振营是学生出身,刚参加工作,阶级觉悟不高,就拿他过去的苦教育他,鼓励他做好革命工作,为祖先为国争光。
焦裕禄白天工作忙的很,顾不上缝补衣服,就夜里自己补白天穿。在他的帮助教育下,马振营不但学会了工作方法,也学会了补洗衣裳。那年夏天,焦裕禄领着马振营去玉陈村帮助军属收麦,他割得很快,割到头就接马振营的割。农民说:“嘿,区长割麦比俺还快哩。”休息时,焦裕禄给群众讲故事,唱歌,邻居都来听。听着听着给他鼓掌再来一个,他又虽得动听入耳。唱完再干起来,大家特别有劲。
1950年春暖花开时,焦裕禄的工作调动了,大营区前李树的群众听说了,他的屋里院里站满了人,不想叫他走,真要走就用车去送他。他拱手感谢大家说:“老少爷们,我会回来看大家的。”大家走后,他连夜打好背包,背着行李上路时只有马振营一人头等。谁知群众看透他的行动,天不明群众一街两行欢送。马振营送别他玉陈树的沙岗上,路上他讲了许多工作方法。马振营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泪珠扑答扑答地往下落……
这不是做梦。1962年春天,大家忙着春耕,听说焦裕禄回来了,都放下手中的活路,来看焦裕禄,一见面亲如一家地问长问短,亲热的难以表达。最后焦裕禄说:“大家都好~这次回来我不走了。”这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焦裕禄又接着说:“不过这次回来要在县委工作,谁要有啥事儿,就到县委找我。”接着又是一阵长时间的掌声……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