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设为首页
论文邦,感恩回馈新老客户,发表论文即赠优惠劵(四种优惠券不能重复使用),每月前50名发表论文客户还可享受更大优惠,老顾客重复发表优惠更多哦! 欢迎踊跃投稿!即日起,关注论文邦公众微信平台更多优惠券等你来拿!
论文邦 >> 在线提交论文 >> 3


3

日期:2009年08月20日   来源:来自网络   热度: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给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电力法规、社会公德的影响,电力企业更加关注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深刻认识:企业的价值依靠职工创造,企业的形象依靠职工塑..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给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电力法规、社会公德的影响,电力企业更加关注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深刻认识:企业的价值依靠职工创造,企业的形象依靠职工塑造,要通过自己的具体行动,传播企业文化,实践企业宗旨,证明企业及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由于电力职工个人、单位、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电力职工在实践工作中又不知不觉存在违背自己职业道德的行为。因此,探讨电力职工职业道德状况,思考电力企业职业道德建设,对电力行业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职业道德建设  

引言:对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放在电力事业的追求、社会进步与职工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的视野来同构,必须放在电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来重视,根植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中来推进发展,以建成一个能体现社会主义有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高标准的电力企业职工职业道德规范。

 

一、电力企业职业道德建设存在不足及成因
1、垄断性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是否承担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并为履行自己的责任而尽心尽力,是体现一个职工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电力行业的性质多数是国有企业,一直以来被人称为带有垄断经营的行业,电力受国家政策及本身改革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电力某些单位在用人机制上的企业壁垒,外面的人挤破了门槛想进,里面的一些人是使着法子想保护自己的利益优势。由于行业的垄断性,暂时还没有完全能取代的产品,职工有较强的优越性。正因为如此,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企业和社会的职业责任感不足,存在缺乏为企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和热情。
2、制度固有缺陷和监督措施的不到位
电力企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表现为:一是制度的滞后,在市场交易手段和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往往是先有“越轨”行为。二是制度的不完善性,实际生活当中的制度设计,很难达到完善制度本身所要求的系统科学性,总会在结构或作用机制诸多环节之间出现脱钩。因此,制度无法杜绝“擦边球”现象。同时,企业职工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广泛约束,缺乏操作性很强的监管制度,即使有的部门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但是缺乏有力的监管保证措施,有的多头监管,缺乏协调。如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节能减排“三同时”落实不到位,污损环境、存在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企业职业道德建设。
3、社会伦理信用危机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攀比享受、本位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让一些曾经坚守道德底线的人也困惑,原来树立的道德理念受到了冲击。电力作为基础产业不仅担负着公益性行业服务社会的义务,还有为广大投资者以最好回报的沉甸甸的责任,但是在不良思想的碰撞和诱惑下,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情况看,电力行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商业贿赂现象。商业贿赂的存在,降低了工程质量,造成了安全生产隐患,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妨碍了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国家和行业整体利益,破坏了电力和谐发展环境,影响了行业社会形象。

  1. 加强电力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任何意识体系,包括职业道德体系的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制定标准,即要求人们该怎么做;二是有效地维持、发展这些标准。首先必须确定新的电力企业职业道德准则。要彻底改变企业、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目标在于不断增加自身价值的急功近利的狭隘观念,树立企业与社会与自然协同发展的观念。当职工认识到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仅仅是经济效益,而在于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规律的时候,企业和员工就变成了真正的社会人,其基本价值也就和制度、道德的社会目标以及维持社会有序和谐相一致起来,职工就能自觉地而不是单纯被动或被迫地执行既有的职业道德标准,进而自觉维持社会制度。有了标准,下一步就是建立强化机制。结合当前经济文化建设现状,制度建设的利益动机原则应用到电力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上时,应本着循序渐进、着眼长远的指导思想。
首先,短期内应以经济利益为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社会活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价值观取向以效益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纯粹以宣传、教育为主要手段的道德建设方法往往显得空洞、不具说服力。相反,如果把与道德规范相联系的利益奖惩机制贯穿于经济活动中,依附在实实在在的公司(企业)、家庭载体上,作为企业典型主体的职工就不可能无视这些有形、无形的约束的存在,从而时刻权衡“遵守”与“违反”的利弊,进而作出有利于“遵守”的理性(主动或被迫的)选择。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AAA等级企业贷款利率比市场主导利率低2%,而B等企业要高2%,一奖一惩,自然促使企业把信用建设放在关键主导位置。同样,车辆保险费随违规、车祸次数正比递增的机制,成为指导驾驶员自觉遵守交规的无形的手。很明显,这种机制持续有效的前提是奖、惩必须准确、真实、到位,否则就会出现“助邪抑正”的局势,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矛盾对局:当全社会人都遵守一个规则时,大家都受益;但是当少数人不遵守规则时,这些少数人受益。前一时期出现的假冒伪劣、恶意逃债猖獗的现状就是这种现象的表现。杜绝的办法就是准确、到位地对其施加违规成本。因此,把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形成内、外监督机制,通过监督机制的约束,使监督职工职业道德行为成为社会参与、支持的一项系统工程,促使电力职工对自己的职业道德实行自我管理,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估机制。
其次,长远应以综合利益诱导为主。电力企业职业道德建设最终目的是使企业与员工、社会、环境和谐共处。这一目标是全体成员共同的期望的。但是,由于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以及上述矛盾的对局作用,很难同时使全体成员一致遵守这些规范。但是,随着上述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的作用,不遵守规则的少数人变成极少数人时,全体成员对:“公害”和“公益”的认识就基本趋于一致,并一致的自觉行动,共同捍卫职工职业道德,从而实现“共同遵守、共同受益”的多赢局面。在这一阶段水到渠成的宣传、教育,以及与此配套的一系列的舆论监督应成为主要手段——“道德最终以舆论维持”。
最后,为使利益动机机制发挥作用,还要配套完善的职工信用记录技术支持系统。这套系统的目的是对职工在企业、社会经济中的活动进行及时、准确、连续的记录和考评,从而为准确对其实施奖惩提供客观依据。在计算机、通讯技术高度发达和普及的今天,这样的系统建设已经成为现实。美国的全国联网信用检索既是一例。人手一张的ID卡把所有个人基本资料和后续社会活动全部记录在档,并成为持卡人入学、就业、消费贷款、财产保险……,几乎一切利益活动的受理依据。信用越高,其优先权或受益也越高;信用等级过低的,则承受相应沉重的“社会活动成本”,甚至被拒门外。很显然,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状况已成为决定个人命运的“现实上帝”。
结语:如今电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既给我们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们加强和改进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机遇。一方面可建立电力企业统一联网信用的检索系统,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电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增强电力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力、艺术性和影响力,增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网络成为我们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手段、教育凝聚职工的新阵地、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渠道、展示企业形象的新窗口,届时电力企业职工道德建设将更上一层楼。

此文仅供参考学习,转载自网络 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马上删除。

论文邦-值得您信赖的代发论文公司,论文发表网代理教育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经济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服务!

 

上一篇:2
下一篇:5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龙源网

 论文邦-值得您信赖的代发论文公司,论文发表网代理教育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经济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等

 论文发表服务!

 住建政研(北京)建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07007717号

 © 2009 lunwen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