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讲,发表和考核论文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毕竟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在国际认可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一定程度上也能展示我国的科研面貌。但是,即便我们的论文数量排名靠前,也不值得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不妨同时看一看,我们发表的论文,有多少是最终体现在了科研应用成果上,或者说推动了某一领域和方面科研的进步,又有多少是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呢?
论文存废与否,学界、民众自有议论,笔者不愿在此提供关于“论文存废”的观点,窃以为“论文存废”引发的“改革权”问题比“论文存废”问题本身更重要。 只有等拥有了科学、独立的学术评价体系以及学术监督机制,教育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造假等学术造假才有可能真正“绝后”。
新闻系主任称新闻系本科毕业论文已成鸡肋,改革势在必行,并提出改革构想。不管可行性有多大,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毕竟现有的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系主任公开畅谈改革,体现了其对新闻教育的忧虑,懂得反思,是应该给予掌声鼓励。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没有“改革毕业考核机制” 的权利,要不然,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也不会在第二天发表“其言论虚假的声明”。看来,没有“改革权”,谈论再多,意见多高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