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学泰斗们在做什么,如何打击医学黑论文。是他们义不容辞的工作。
无论你是要职称论文发表、还是要毕业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
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
东丽医学会负责我区卫生系统医学论文的征集、整理、出版工作,该会表示今后还将结合我区卫生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继续组织相关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为我区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王安定,原重庆市卫生局副局长兼外科医院(现中山医院)院长、主任医师。196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逝世,享年93岁。
王安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行医50余载,救治病人数以万计,编写教材3部,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
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20世纪60年代享有极高的声誉,是重庆医务界的一面旗帜。
1942年,王安定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随后在云南抗日前线和抗日名将杨虎城将军手术队救治伤员。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即到重庆西南医院工作。
1952年赴朝鲜战场任手术队队长。回国后,在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直属医院(今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1961年,调入组建的重庆市外科医院(今重庆市中山医院)。
王安定是重庆心胸外科的开拓者之一,率先在重庆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完成了原四川省第一例体外循环瓣膜移植心脏手术。
1950年,他还是重庆解放后第一例泌尿外科手术的完成者。
开展的新技术不断刷新重庆及西南地区纪录,尤其是心血管外科多项技术填补了我市医学空白。
1960年,王安定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出席全国科教文卫劳模大会。
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同时著有《现代大肠外科学》、《现代急危重症学》、《现代急症外科学》等四部专著。并获得国家级优秀著作奖,有丰富的外科临床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外科手术技巧。
杨宏斌主任医师:善长采用针刀等特色方法诊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等疑难骨病。获得科技成果奖三项,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
王培仁,男,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 先后在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烧伤科学习一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进修学习一年,具有牢固的医学基础理论。
他们认为,在医学论文中,无论在学术思想或是技术、方法或者结论方面的发现,原创性和创新性具有关键意义。
其次是科学性,即所依据的设计、方法是否科学、严密,测量的结果是否准确。
第三是可应用性,一定要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能够解决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预防及康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