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要毕业论文发表、还是要医学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
战振栗
战身耸动栗心忄禁 振虽耸动比战轻
故振责虚因无力 栗战相交邪正争
此证若生三法后 虚其中外逆而成
不逆因和而作解 正胜邪却战汗平
〔译注〕战、是身体耸动而有力;栗、是心中寒战;振、虽也身体耸动,但同“战”的症状相比较,显出身体无力,不能支持,耸动之势为轻。古人认为:振、是正气虚的反映;栗、是邪气实的反映;战、是正气抗邪的反映。栗、战两证同时出现,属于正邪交争的局面。这种症状,如果发生在汗、吐、下三法以后的,乃是中外气血俱虚,误治成逆的“坏证”;如果不因上述误治出现的,属于邪气已衰,正气因和,正气得势,驱邪外出,正胜邪退“战汗”作解的机转。经过战栗之后,随即发热、汗出,则诸证悉去。
呃逆哕[yuē]噫
呃逆今名食訇[yē]古名 不似哕哕胃里声
食訇声格格连声作 原夫脐下气来冲
颇类嗳噫情自异 均属气逆治能同
虚热橘皮竹茹方①治 二便不利利之宁
气不归原宜都气方② 寒虚丁萸附理中方③
痞硬下利生姜泻方④ 痞硬丁嗳气代赭方⑤功
〔译注〕呃逆,是今之病名;食訇是自之病名,二者名虽不同,证状则同。呃逆的证状,是气机郁结不舒,因而上冲有声。有的人误以哕就是呃逆。他们不知道哕哕之声,是从胃中上冲出口作声的;食訇则其声格格不断,乃是气从脐下冲口而出,并且声音响亮,和哕有所不同。
呃逆与嗳气、噫气很相类似,但其病情却各有不同:嗳气多半是因为吃饭过于急迫,使胃气不舒,因而出现嗳气,嗳后则胃中食物转动而觉舒畅。嗳气,是贪食过多,胃被食伤不能消化,虽经过较长时间,其噫出之气,仍带有消化不良的食臭味道。这样看来,呃逆、嗳气、噫气,三种情况并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均属于胃气上逆的病症,在治疗方法上基本上还是相同的,因此,凡是呃逆、嗳气、噫气,因为胃虚有热所致的,可用橘皮竹茹汤治疗,其中对呃逆一症,还可加入杮蒂以敛冲逆;如果里热闭塞,兼见大便不利的,可用三承气汤治疗;如果水气内停,兼见小便不利的,可选用五苓散、猪苓汤治疗;如果兼见肾虚不能纳气归原的,可用都气汤加牛膝治疗;如果兼见太阴脾家虚寒上逆,手足自温的,可用丁萸理中汤治疗;如果是兼见少阴寒邪,手足厥冷的,于前方中加入附子;如果胃气不和、寒热痞塞挟有水气,兼见心下痞硬、肠鸣下利的,可用生姜泻心汤治疗;如果胃气不和痰气上冲,兼见心下痞硬、噫气不止的,可用旋复花代赭石汤治疗。
〔附方〕
①橘皮竹茹汤:(见汇方第110)
②都气汤:(见汇方第109)
③丁萸理中汤:(见汇方第154)
④生姜泻心汤:(见汇方第62)
⑤旋复代赭石汤:(见汇方第63)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