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网上举报一稿多投的帖子比比皆是,在这些已发表论文的中,有一些是略做调整和修改,有一些干脆就是全盘照搬。而这些一稿多投论文发表的刊物大多是一些非名牌高校的学报以及一些不太知名的专业刊物。至于这些一稿多投论文的作者上至教授、院长,下至硕士研究生,个别发表的论文甚至八投、十投,都不在少数。
对于这种论文发表一稿多投的情况,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论文发表的一稿多投是因为现在文章不好发,往往投稿半年都没有回复,加上我国的学者研究实际问题的多,长时间发不出来,文章的意义损失大半,逼得作者没办法才一稿多投。
但也有许多业内人士指出,论文发表一稿多投占用学术资源,而且浪费审稿者的时间和精力,一搞多投虽比抄袭情节稍轻,但也可以反映出作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论文发表的作者还是未步入社会的学生就这样,潜在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尚无明确规定严禁一稿多投,教育部刚刚发布的《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列举的7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中也没有明确包括“论文发表一稿多投”,其中第七项为“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但并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针对论文发表一稿多投的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许多职称论文发表的作者建议修改投稿规则,作者可以一稿多投,根据期刊的级别和回复时间,决定在哪儿发表,这可以强化期刊的竞争。但有人对此也对此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只有把一稿多投的作者列入黑名单,以后才能真正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还学术论文发表一个清洁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