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垃圾论文”一词使用率极高。用“百度”可以搜索到53万篇的相关网页,明显高于“学术精品”的网页数量。现在,各种论文发表网上的垃圾论文已经像洪水猛兽一样肆意横行,无孔不入。于是,打击垃圾论文不绝于耳。
学术期刊上出现大量的垃圾论文当然不是好事,但更应该进行理性分析。想想在中国几千的历史长河中,漂浮着多少学术垃圾!中国历史上出了那么多的状元,他们的文章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学术精品”,但能够流传到现在的又有几篇?甚至作为一国之君的乾隆大帝,也带头制造垃圾——写了几千首垃圾诗!
回到时下,无论在晋升、评职称、毕业等何种环节,都必须要发表论文,结果造成全民发表论文的可笑局面,各种论文发表代理公司泛滥。这恰似无论公鸡母鸡、大鸡小鸡,都必须下蛋一样荒唐。
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精品总是少的,垃圾总是多的;论文发表也是这样。精品论文一定会存在,垃圾也会绵延不绝。但是,垃圾论文的数量无论有多少,它总不会淹没了精品,因为是金子就是发光。而在精品论文与垃圾论文共存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这个民族并没有丧失创造力,而是照样向前发展。
无论我们多么地痛恨垃圾论文,垃圾论文都不可能消失,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做到篇篇是精品,部部是佳作,垃圾论文与精品论文共存是正常的学术生态。明白这一点,面对充斥在各种论文发表网上垃圾论文,我们就不应大呼“狼来了”,而应检测自己有没有制造发表论文垃圾,为何制造了垃圾论文,这才是理性的治学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