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量论英雄的论文考核体系,与每一个人的利益直接挂钩。对个人来说,直接涉及毕业成绩、职称、科研经费;对单位和各级领导,则意味着政绩和升迁……不断出现的“版面费”、论文“枪手”等学术不端行为,正源于这些“利益”的驱动。
仅教育论文发表和职称论文发表抄袭事件,这两三个月就有数起,不光学生抄袭成风,高校老师涉嫌剽窃造假现象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而且,杨编辑也一再表示,版面费与文章的学术性并没有联系,收费标准是早就固定了的,所有文章“一视同仁,没有商量的余地”。
“要发表2500字的文章,省级期刊最低650元,国家级至少1000元……”日前,在北京某司法机构工作的徐峥(化名)咨询了三四家“论文中介”后,拿到了一张发表论文的“明码标价”。
没想到,几个星期后这篇文章居然就“发表”了,除了字数有所删节,原文结构并无改动。论文内容和作者的专业完全不对口,由此可见这些刊物的学术水平了。 考价值”。第二天,记者便得到编辑部的回复,称该稿件字符数为7595(包含空格),经编审后的版面共计2.5版,版面费用为2500元。
在这样的刊物发表文章,根本不用担心水平和质量,甚至连专业是否对口都不必考虑。上学期,我们学校经管学院的一名同学,向我的舍友要论文拿去发表,要求“只要是论文格式、没发表过的就行”,我室友随便给了他一篇自认为是敷衍之作、老师打分“B”的课程学期小作业。
现在,只要先汇去1500元,就能顺利完成这个“花钱发表论文”的交易。
根据调查,除了《消费导刊》外,其他几种学术期刊也采用了相同的发稿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商场现代化》,该杂志4年内敛财近千万元,被央视和《中国青年报》曝光后,已被取消了核心期刊的称号。 也因此,论文陷入了信用危机——